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点亮智慧人生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有感

点亮智慧人生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有感

2020年04月26日 10:37:27 访问量:776

新学期开始,学校新一轮读书活动也拉开了序幕。按规定,这个学期的必读书目为《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当从图书室领来这飘着墨香的新书,厚重的手感让人感觉很踏实、很熨帖。每天晚上在柔和的灯光下与陶公对话,是澄澈灵魂的精神洗礼,是由内而外的提升与熏陶,也是对自己文化底蕴的沉淀,更是陶冶性情的心灵享受。怀着崇敬和仰慕的心情走近陶公,让自己的教育更为朴素,更为真诚,更为纯净……

一、读《教学合一》,让教与学同时快乐起来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一篇中言简意赅地告诉我们:“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首先是教育理念的问题,其次也是教育方法的问题。因此,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即“授之以渔”,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陶先生告诉我们,“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与孔子的“教无定法”“因材施教”是不谋而合的,目的是让我们从学生兴趣的角度出发,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当教育方法符合学习方法,当教与学进入了同一轨道,学就能促教,教也就能助学了。因此,教师要认真备课,吃透教材,精心设计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高的听说读写活动,和学生展开一段难忘的学习历程——通过阅读,思考,发表观点,讨论彼此的认识,让每个孩子都从课堂上获取愉悦感、自豪感和成就感。

在《教学合一》的第三条理由里,陶行知先生重点强调“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先生所言极是。教师的知识素养的深度,决定了学生学业的高度。“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所以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专业水平,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教学勇气、教育智慧照亮自己所授的学科,照亮孩子的童年,也照亮自己的平凡人生。教学合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是学生快乐学习的源泉,是教师不断加强自我学习的需要。只有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探求适合学生学习的教育方法,变负担为动力,学生才能获得学习的快乐,教师也才会教得快乐。

二、读《第一流的教育家》,让创新成为滋润师生发展的不竭源泉

教育一定要创新,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瞬息万变的社会,面对的是不断发展成长的学生,面对的是不断更新的社会知识。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拿着老教材、老教法去教育学生,是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无法让自己的教同学生的学同步而行的。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有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能根据学生的发展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以适应学生的发展。如果说学生是一匹匹驰骋疆野的骏马,我们就是牧马人,要知道哪里的牧草肥美,水源清澈,适于骏马的成长;要知道以何种方式才能让骏马身心愉悦地提高体能,增长技能,以便将来能适应更广阔的原野。

当然,不管是创新、探索,还是开辟,都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自身的教育出发,绝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探索而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学习,加深自己的知识积淀,博采众长,从国内外众多理论中取其精华,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再不断优化改进,使之能适应自己的教育教学,变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模式。创新与探索的过程一定是漫长而艰辛的,我们还需拥有的就是努力与坚持。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要固守自己的理想与信念,甘于清贫与寂寞,不追求名利,为学生倾心付出。

三、读《新教育》,再悟教育的真谛

《新教育》是陶先生1919年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毕业生讲习会上的讲演。他以一名慈祥长者的身份和即将毕业的师范生们共聚一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引经据典,旁证博引,在语重心长的娓娓讲述中让莘莘学子懂得了新教育的真谛。陶先生口中的新教育并非只是形式上的新,而是从里到外、从上而下的新。他对新教育“自新”“常新”“全新”的诠释 ,至今仍是我们探索新教育的法宝。教育要符合教育目的,为学生提供积极的设施,注重启发,鼓励自我管理,让学生全面发展,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效率,这都是我们至今仍在探索并使用的教育方法。陶先生对于“新学校”“新学生”“新教员”“新课程”“新教材”“新教育的考试”也进行了独到、详尽的解释,归纳他的这些理论,有一个总体的特点,那就是教育要贴合实际,要从国情、学情的实际出发去进行教育,教育要适合国家发展,适合社会发展,适合学生发展。

陶先生在近百年前所呼吁的新教育,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教育在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我们教育工作者所担任的就是这样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所以,我们要致力于这项事业,面对性格、个性、能力发展、知识基础、生活环境各不相同的学生,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获得公平的教育,得到最好的发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认真钻研备课和教法,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方法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工作,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先天优势和潜在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快、最好的发展。教育不是一项普通平凡的工作,而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崇高事业,投入其中才会感受到它所带来的激情与动力。教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我们紧跟时代的步伐,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水平,及时调整教育方法,真正发挥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四、读《教育者之机会与责任》,让爱充盈于教育的每个角落

作为教育工作者,每天按部就班地来到学校上班、上课,感觉一切都是理所应当,从没有思考过“教育机会”这一问题,而不考虑“教育机会”也就延伸不到长远的“教育责任”。 如陶先生所言,“有可教之人”是教育者的快乐,然而面对“可教者而未能完全教”“可教者而未能平均教”者,我们则要考虑一下自己的责任了。孔子曾经说过“有教无类”,教育应该是公平的,不论面对的是何样的人群与对象,只要他们有受教育的需要,我们就应该真诚付出,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一个好的教育家不应该候机会,不能失机会,更不能机会在眼前却看不见。如陶先生所说,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千里眼镜去找机会,会拿灵敏的手去抓机会”。

大凡大教育家除了关注教育长远发展的大目标、大志向,他们的心中无一不对孩子充满了诚挚的爱。唯有心中有爱,才能静心去研究学生,研究如何促进学生发展。一直以来总感觉自己还算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内心中是深爱着教育事业,深爱着自己的学生。每天来到学校自然而然地面对着等待受教育的学生们,从事着教育教学活动,同时也享受着工作所带来的快乐,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却很少静心反思:今天的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是否所有的学生都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还有哪些学生需要特别的辅导?看来自己所谓的“爱”与陶先生所倡导的“爱”还是相距甚远。我们的爱是表面的、空洞的、浅显的,而陶行知先生对于教育、对于学生的爱却是博大深远而又切合实际的。那是一种不求回报的大仁大爱,如同陶先生所言:“看小学生天天生长大来,从没有知识,变为有知识,如同一颗种子由萌芽而生枝叶,而看他开花,看他成熟,这里有极大的快乐。”只有乐在其中,才会用心付出,才会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广博胸怀把每个孩子都当成待雕琢的琼瑛,把抱怨、指责、挖苦转换成启发、激励、赏识。对学生多一份爱心和期待,让成长的过程更快乐一些,那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将是一片充满生机和爱意的美好天地。

每次读陶行知先生的文章,总感觉是在聆听一位慈善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谈,他的文字是那样通俗、易懂、平易近人,使人在静静的阅读中、细细的品味中,悟懂大道理。读一本好书可以使自己终身受益,我很庆幸遇到了《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这本好书。读此书时沉心静气,心无旁骛,使自己在繁杂琐碎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静下心来去思索、去感悟,澄净了思想,净化了心灵,使人收获颇丰。

编辑:赵自坚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青海人民政府网 青海电教 青海省教育厅 青海电教 青海省循化县积石小学 教育部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青海省循化县积石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青海省循化县积石小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电信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ICP主体备案号青ICP备19000967号
网站备案号 青ICP备19000967号-1
联系地址:青海省循化县黄河路 11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